中等教育论文_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搜集资料和处理资料 (3)成果交流 (4)主题活动的开展 (五)历史研究性学习实践的成果 1.多项历史研究性课题活动顺利开展并完成 2.取得相应的历史研究性(2)搜集资料和处理资料
(3)成果交流
(4)主题活动的开展
(五)历史研究性学习实践的成果
1.多项历史研究性课题活动顺利开展并完成
2.取得相应的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实践成果
(1)开题报告
(2)小组活动记录表
(3)小组活动学生评价表
(4)学分认定表
(5)学生自我总结表
(6)结题报告表
(7)研究性学习活动图片资料
(8)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3.研究性学习课题实践成果展示
四、昌江黎族自治县矿区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实践的反思
(一)研究性学习在昌江黎族自治县矿区中学高中历史课堂中的促进作用
1.促进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升
(1)促进学生的历史自学能力
(2)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
(3)促进学生学习动力和创新能力
2.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1)促进教师从课堂主导者变身为学生的学习伙伴
(2)促进教师从一言堂的“教书先生”转变为学生研究历史的引路人
(二)存在的不足
1.研究性学习理念尚须提升
2.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时间有限
3.学生人数相对偏多
4.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限
5.缺少外出调查的活动经费
6.外出调查的安全需要保障
五、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文章摘要:研究性学习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的、具有实践性的教育与教学活动,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养成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习惯,并在学习中提升实践能力。伴随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新课程改革进入深化阶段,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研究性学习能够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新方向,使学生和教师的观念都得到转变,能够推动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本文以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矿区中学为例,通过在本校高中历史课堂中,对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阐述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概括了提升的方向,着重培养学生在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的道路上,努力成为符合国家和时代需求的创造性人才。本文基于四个部分的内容展开研究:第一部分主要研究的背景、现状及意义,该部分研究顺应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和培养合格的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求,同时倡导变革历史学习方式的理念;第二部分说明了研究的相关理论、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对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认识;第三部分是主体部分,主要阐述研究性学习在我校高中历史课堂中的探索与实践,包括制定完善的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方案、对我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开展现状调查分析、我校实施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路径和策略、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原则、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成果;第四部分是研究性学习在我校高中历史课堂中实践后的反思与存在的不足。本文基于特定地域历史研究性学习为研究的主题,体现了研究视角、方法与内容的创新。一是立足于昌江黎族自治县矿区中学的区域性与民族特色为研究的视角;二是运用案例研究和实地考察研究等方法,形成较为成熟的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与活动形式;三是密切结合昌江黎族自治县矿区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实践,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与主题。有效提升了昌江黎族自治县矿区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与实践水平,进一步丰富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历史研究性学习更具昌江黎族自治县的地方特色。更有效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的要求,推动我校历史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诚然,历史教育任重道远,希望通过研究性学习,力求让学生最终达到一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史学境界。本文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文章来源:《历史研究》 网址: http://www.lsyjzz.cn/qikandaodu/2022/0130/1813.html